跨省限时6小时 一诺定达

全国各大机场24小时均可服务

全国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80-6809

关于航空运输发展的世界史
来源: | 作者:轻舟 | 发布时间: 2024-02-23 | 55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还被广泛运用于空地协同作战。在1917年11月20日进行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派出了1000余架飞机参战。这些飞机以低空盘旋的噪音来掩盖坦克开进的隆隆声,以对地轰炸和机枪扫射来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这些飞机还轰炸了德军的炮兵和指挥部。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英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俘敌8000余人,缴获火炮100余门。11月30日,德军在10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实施反击,收复了失地,俘敌9000余人,缴获坦克100辆,火炮148门。这次战役是坦克、飞机、步兵、炮兵的首次协同作战,为协同战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航空兵的低空强击战术也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在飞机配合陆军作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专门生产了有装甲的J级飞机和轻型CL级飞机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德国的J级"容克"式飞机是现代强击机的雏形,它的机身全部用铝合金制造,飞机腹部装有下射机枪,座舱周围装有5毫米厚的钢板。飞机携带有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炸弹,可有效地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德国还在1918年1月26日颁布的《阵地战中的进攻》细则中明确了航空兵在诸兵种协同作战中的具体运用办法。1918年3月21日,德国航空兵在皮卡迪进攻战斗中实施了这一细则。侦察航空兵首先期飞,进行战场监视和收集情报,使指挥部随时掌握突击进程;歼击航空兵掌握"制空权";强击航空兵随即投入战斗,对敌步兵和炮兵实施猛烈扫射。第二天,德军步兵又在30架强击机支援下,粉碎了英军第50师和61师的抵抗。第三天,德国强击航空兵有效地阻止了英军第5集团军预备队的开进,并袭击了撤退的英军部队和辎重队。这次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在协同作战中使用航空兵的经验。

  1914年8月,英国皇家海军改装了3艘水上飞机母舰,每艘可搭载3架水上飞机。1914年11月,皇家海军决定用这3艘水上飞机母舰从海上对库克斯港以南的一座齐柏林飞艇库发动一次袭击。这将是真正的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将从海上的母舰上起飞,攻击远远超出任何陆基飞机作战半径的目标。 

  12月24日17时,由3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0艘潜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哈里奇出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舰队于凌晨4时30分顺利通过了北海,6时整到达了弗里西亚群岛旺格奥格以北40海里的预定位置。

飞机的分类

飞机依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可有以下划分方法:

1.按飞机的用途划分,有民用航空飞机和国家航空飞机之分。国家航空飞机是指军队、警察和海关等使用的飞机,民用航空飞机主要是指民用飞机和直升飞机,民用飞机指民用的客机、货机和客货两用机。

2.按飞机发动机的类型分,有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之分。螺旋桨史飞机,包括活塞螺旋桨式飞机和涡轮螺旋桨式飞机,飞机引擎为活塞螺旋桨式,这是最原始的动力形式。它利用螺旋桨的转动将空气向机后推动,借其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螺旋桨转速愈高,则飞行速度愈快。喷气式飞机,包括涡论喷气式和涡论风扇喷气式飞机。这种机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速度快,一般时速可达500-600英里;燃料费用节省,装载大,过了

机场也是贸易网络上的一个连接点,允许各种物品以及战略资源与其他的机场贸易。

在二十世纪中期,飞机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长程运输方式。而且有容纳旅客及货物的设施,并提供了降落飞机的加油及维修服务。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大量的飞机被用来作战也使得空军基地被大量建造。

机场可分为“非禁区”和“禁区”(管制区)范围。非禁区范围包括停车场、公共交通车站、储油区和连外道路,而禁区范围包括所有飞机进入的地方,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储油库。大多数的机场都会在非禁区到禁区的中间范围,做严格的控管。搭机乘客进入禁区范围时得必须经过航站楼,在那里可以购买机票、接受安全检查、托运或领取行李,以及透过登机门登机。

飞机起降必要设备

跑道。

规模较小的机场的跑道往往短于 1000 米,跑道种类为硬土、草皮或砂石跑道,而大型的机场的跑道通常铺有沥青或混凝土,长度也比较长,能承受的重量也比较大,是机场最重要的设备。

世界上最长的民用机场跑道是中国的昌都邦达机场,长度为 5,500 米,其中的 4,200 米满足 4D 标准,同时它也是海拔最高的跑道,其高度为 4,334 米。而世界上最宽的跑道在俄罗斯的乌里扬诺夫斯克东方港机场,有 105 米宽。

某些机场,特别是军用机场,会有紧急着陆专用的长跑道,另外许多空军基地会铺设液压钢索煞车系统的跑道,提供高速飞机着陆时,利用飞机本身的挂钩钩住钢索,达到煞车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常用在航空母舰上。

停机坪

停机坪大多指的是飞机停放在航站楼旁的区域,方便乘客登机和运输行李,有时停机坪距离航站楼有一段路程,这时乘客需步行或搭乘登机用的巴士才能登机。

塔台

机场可以有或没有塔台,取决于空中交通密度和可利用的资金。为了方便交通管制员看清楚机场内飞机的动向,塔台会设在高处。许多国际机场由于载运量高且航班频繁,因此机场内有自己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乘客相关设备及服务

航站楼

航站楼,也称作候机楼,供旅客完成从地面到空中或从空中到地面转换交通方式,是机场的主体部分之一。内有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候机厅、出入境大堂、海关和检疫设施等等,亦有提供前往市区的公共交通交汇站。

国际航班的机场普遍会设有海关和出入境设施,但是有些国家彼此有协议,对乘飞机旅行的乘客不需要接受海关和移民检查,因此这些设施并不是国际机场的必要设施。国际航班往往需要较高硬件设施安全品质,许多国家对于国际和国内机场都采用相同的安全水平。

航站楼内普遍会设置免税商店和美食区,服务候机的乘客。机场内的饮食价格普遍地高于机场外的价格,然而有些机场已开始实行饮食价格控管,跟“民间价格”差不多,但是民间价格通常是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没有折扣,所以还是比外界的价格来得高。另外,有些机场会贩卖当地的特色美食,让转机的乘客不需离开机场也能享受当地的食物或文化。

豪华贵宾服务

机场可能也包含贵宾服务,包括快速登机手续、专用登机柜台、专用的起飞或到达贵宾休息室、优先登机、独立登机空桥和行李优先处理等服务。这些服务通常是保留给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乘客、顶级飞行常客,以及航空公司俱乐部会员,增值服务有时可能开放给其他航空的飞行常客计划的会员。这有时是互惠协议的一部分,当多个航空公司都属于同一个联盟,或是竞争策略的一部分,以吸引顶级客户远离其他竞争的航空公司。此外,如果航空公司发生严重误点或是行李处理失误,有时会提供这些增值服务给非贵宾资格的乘客做为补偿。

航空公司贵宾室普遍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食物、酒精和非酒精饮料,并有座位、淋浴间、安静的休息空间、电视机、电脑、无线或有线网络和电源插座,更有一些航空公司聘请咖啡师、调酒师和厨师现场准备饮食。

住宿

有些机场还设有机场酒店,无论是独立一栋或是附属在航站楼里,相当受到欢迎,因为转机乘客可得到充分的休息且和容易就可到达航站楼。许多机场酒店与航空公司间签有协议,提供乘客隔夜住宿的服务。

货运

机场除了服务乘客之外,也负责货物 24 小时的运送服务。货运航空公司常常在机场内有自己的货物处理厂房,来配送货物。

支援服务

地勤营运机构大多提供飞机维修、飞机租赁和机库出租的服务,在主要机场,尤其是枢纽机场,航空公司可能会有自己的配套设施。

联外交通

许多大型机场是位在铁路干线附近,为了可无缝连接多种交通方式 ,比如上海虹桥机场、法兰克福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等。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或其他非道路型的公共交通系统来连接机场和城市相当常见,比如肯尼迪国际机场捷运香港国际机场机场快线和兴建中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捷运,这种连接可避免因为交通堵塞而错过航班的风险。大型机场通常也可经由高速公路连接,车辆可选择进入离境和出境路线。

运输

如果机场面积过大,乘客要移动的距离也相对较长,因此相当多的机场提供提供电动步道和巴士,甚至是航站楼间的轨道系统,如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内的电车系统和新加坡樟宜机场内的樟宜机场高架旅客运送车,可载着乘客通过不同的航站楼和行李领取区。

三、构成

机场作为商用运输的基地可划分为飞行区,地面运输区和候机楼区三个部分。飞行区是飞机活动的区域;地面运输区是车辆和旅客活动的区域;候机楼区是旅客登记的区域,是飞行区和地面运输区的接合部位。

飞行区

飞行区分空中部分和地面部分。空中部分指机场的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以及一些为维修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设施和场地,如机库,塔台,救援中心等。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技术标准采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数字代号)和等级指标Ⅱ(字母代号)的方式。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

飞行区等级指标Ⅱ: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从小到大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4F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大于等于36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在[65m,80m)区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在[14m,16m)区间的机场。

4E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大于等于3000米小于36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52-〈65米和主